原标题:新能源汽车保险投保难、保费贵咋解决
四部门发文提出多项改革举措,推出投保平台
数据来源:中国精算师协会等 制图:蔡华伟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去年产销均超越1200万辆。同时,也有用户反映保费贵、投保难,保险机构也承担着较大的本钱重压。买家期望更好解决新能源汽车保险供需矛盾,达成“愿保尽保”、减少投保负担。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大监管促进新能源汽车保险优质进步的指导建议》。《指导建议》提出了什么改革举措?怎么样有针对性地解决投保痛点,更好满足新能源用户需要?记者对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有关负责人、专家及业内人士进行了采访。
新能源汽车保险陷入“保费贵”“承保亏”两难困局
较高的赔付本钱,致使新能源汽车保险陷入“保费贵”“承保亏”两难困局。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均风险本钱是燃油车的2.2倍,新能源汽车保险综合本钱率行业平均水平在107%左右。中国精算师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险承保亏损57亿元,赔付率超越100%的车系有137个。
修理本钱高是高赔付率的重要原因。从市场状况看,一些新能源车型愈加追求集成化设计,可能“撞伤一点,修理一片”。比如,同样是尾灯左边受损,燃油车更换单个尾灯总是只需要几百元。而部分新能源汽车使用一体化长车灯,尽管外观时髦,一旦损毁却要整灯更换,成本达数千元。
“新能源汽车自动化、一体化程度较高,智能设施和配件局部损毁可能需要成套修理更换。同时,现在新能源汽车很多使用原厂配件,修理和零部件供给途径相对有限。较高的修理成本抬高了新能源汽车保险风险本钱,影响保费水平。”中国精算师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新能源汽车中的营运车占比高出燃油车10个百分点,且用强度偏大;用户驾龄较短,35岁以下新能源用户占总体新能源用户的比率较同年龄段燃油用户占比高14个百分点。多种原因致使新能源汽车保险阶段性出现赔付率高及亏损现象。
推进减少修理本钱,探索打造保险车型风险分级规范
《指导建议》的一项重点改革举措,是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政策协同,从源头减少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用本钱。这是解决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痛点的“治本之策”。
《指导建议》提出探索打造保险车型风险分级规范。这是指在新车上市时,通过时速15公里的低速碰撞试验,对该车型损失情况和修理本钱进行评估,据此划分风险等级。汽车保险费率将与风险等级挂钩。
从国际上成熟保险市场的经验看,车型风险分级结果会对买家买车意向产生肯定影响。
“通过将汽车保险保费与风险级别关联起来的市场化方法,影响买家买车选择,达成‘奖优罚劣’目的,促进车企从生产设计源头减少碰撞损失和修理本钱,不断优化安全与修理经济性设计,更好保障新能源用户权益。”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进步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说。
除此之外,《指导建议》提出“丰富新能源汽修零部件供给途径和种类”“加快构建健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等,有关部门将督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严格落实汽修技术信息公开规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保险研究所所长魏丽觉得,一系列举措有益于推进提升新能源汽车社会化修理服务能力,减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用及修理本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国军觉得,伴随新能源汽车愈发普及,市场将培育出更多专业零配件企业,加大通用化、标准化零部件的用法,进而减少汽车保险业务赔付本钱、促进新能源汽车保险扩面降价。
区别家用、营运等不同需要,研究推出“车电离别”模式
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备独特的动力结构、空间结构等。从作用与功效看,新能源汽车中的网约车、实质营运货车占比较高。这类特征需要新能源汽车保险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革新优化。
《指导建议》提出丰富商业汽车保险商品,研究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汽车保险组合商品。从新能源汽车保险实践状况看,不少新能源用户将汽车用于网约车营运,却按家用车投保汽车保险,行驶时长和里程大大增加,发生事故报案后,可能遭到保险公司拒赔,这是新能源汽车保险纠纷比较集中的方面。“基本+变动”商品,有益于新能源网约车依据实质运营状况灵活投保,更精确地满足新能源用户需要。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加快进步。换电汽车中价值较高的电池所有权是车企。有用户反映,目前投保汽车保险时,只有按整车价值计算保费的保险可选。在政策引导下,保险机构将研究推出“车电离别”模式新能源商业汽车保险商品,为有关新能源汽车提供科学合理保险保障。换电车用户有望投保更打折的汽车保险商品。
“抢鲜”新车型、看中小众车,有了“心头好”,也有烦心事儿——因为新车型、小众车型等承保数据有限,保险公司总是很难进行精确定价,为覆盖风险,可能上调保费或拒保。这部分用户遇见“投保难”的可能性比较高。
《指导建议》提出“引导保险行业打造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现在,“汽车保险好投保”平台已上线运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投保难的用户可通过“汽车保险好投保”微信服务号、支付宝生活号登记投保需要,并自主选择保险公司完成投保。新能源汽车法人用户可登录有关网站登记投保需要并选择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将主动提供线下承保服务。有关保险公司不能拒保。首批有10家大中型财险公司接入平台,第二批有20家左右财险公司接入。后续依据财险公司申请,接入平台的财险公司还将继续增加。
平台运行后,有关保险机构会不会承担更大本钱重压?上海保险交易平台有关负责人说,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愿参与的保险公司均偿付能力充足、业务经营稳健。
一家参与该机制的中小财险机构表示,短期看,承保更多高风险汽车,或许会承担肯定本钱重压;而从长期看,这有益于达成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数据积累,提高定价能力及经营水平。伴随新能源汽车持续畅销、技术和设计日益成熟,《指导建议》有关举措落地见效,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前景看好,企业将取得更好进步空间。
优化商业汽车保险基准费率和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
怎么样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保险愈加精确定价、达成物美价优?
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有关负责人说,将持续健全市场化条约费率形成机制,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保险在损失补偿、风险减量、风险管理等方面有哪些用途。
优化商业汽车保险基准费率。充分发挥行业纯风险保费在定价中的基准用途,健全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调整的正常的状态机制。通俗地讲,就是汽车实质风险水平将愈加影响汽车保险定价。对没历史数据积累的新车型,综合考虑新车价格、续航里程、动力性能、安全配置、保险车型风险分级等原因,提高定价精确度和合理性。
稳妥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现在,新能源商业汽车保险自主定价浮动范围,是在行业基准保费基础上,上下浮动35%,而燃油车可上下浮动50%。《指导建议》提出对新能源商业汽车保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进行合理优化,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用途,促进新能源汽车保险价格与风险更为匹配。业内人士表示,部分高风险新能源汽车保费可能提高,低风险车型保费水平有望进一步降低。
同时,《指导建议》鼓励保险行业积极运用云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加快数字化、线上化、自动化转型升级,提升对新能源汽车的风险辨别和精算定价能力,通过技术革新和优化业务步骤推进降本增效。
新能源汽车保险服务也将愈加规范。“将强化新能源汽车保险‘报行合一’监管,推进压降不合规不合理成本,严格规范市场行为。各财险公司要通过理赔绿色通道、预赔付、在线定损理赔等方法,提高理赔服务水平和效率,持续健全服务体系。”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