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8 21:37·汽车行业关注

今日,特斯拉“退一赔三”案的当事人韩先生在其个人微博发文称:北京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驳回特斯拉的再审申请,三年多的案子终于定论。

有关事件回顾,2019年用户韩先生,花费了37.97万元在特斯拉官方网站上购买一辆特斯拉官方认证二手车Model S P85,后来在用车过程中一直发现一些小问题,用户通过第三方机构测试,发现汽车C柱及后翼子板有切割焊接,用户韩先生觉得汽车此问题会直接威胁生命安全提出退换汽车请求,但遭到拒绝。随后,用户韩先生决定起诉特斯拉公司,通过法律渠道解决此事。

而对于韩先生反映的状况,特斯拉方面曾表示,在原用户用汽车期间,汽车在2019年1月8日在行驶变道时发生极为轻微的碰撞剐蹭事故。依据现场照片、定损协议书、事故认定书与修理单等证据,可以证明事故只伤及车身左后部叶子板及后保险杠边缘及轮毂表面,完全没伤及汽车安全结构,不构成重大事故或者结构性损伤;特斯拉公司对该事故也不知情,没有欺诈的故意。且涉案汽车没有重大事故,也没有因更换叶子板而产生结构性损伤,特斯拉公司在销售汽车时未推行任何欺诈行为,向韩先生出货的汽车完全符合“没重大事故与火烧泡水”的销售承诺,韩先生的诉讼请求没事实和法律依据,应当全部予以驳回。
2020年12月,该案件有一审判决结果。据用户发布的判决书显示,一审结果为特斯拉公司购成欺诈,判其退一赔三。即买车合同撤销,特斯拉退还37.97万元买车款,并赔偿113.91万元。


据判决书中法院方面觉得,涉案汽车的修理确实涉及到大面积切割、焊接等,这种维修方法和程度势必对买家的买车意愿产生要紧影响,而特斯拉公司仅仅告知韩先生“汽车没有结构性损伤”,尚不足以达到应有些信息披露程度。不论从积极的作为还是消极的不作为来讲,特斯拉公司都符合欺诈的客观要件。关于特斯拉公司是不是拥有欺诈有意的问题,综合本案事实可知,特斯拉公司对涉案汽车所发生的事故与修理状况是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其拥有欺诈的主观条件。综上,特斯拉公司构成欺诈。

针对一审判决的结果,特斯拉方面表示:充分尊重法院基于目前信息做出的判断,也会充分保护买家的合法权益。但此次事件中的汽车工艺与传统车型有非常大差异,觉得一审中的汽车评估报告并未完整准确地反映汽车真实情况。因此,特斯拉之后对此案又提起了上诉。
2021年,用户韩先生第三在其个人微博发布称:该案件的二审结果为北京二中院保持一审原判,特斯拉存在欺诈,驳回上诉,退一赔三 。
2022年3月,一张关于特斯拉再审申请书的图片在互联网流出,图片内容显示,特斯拉不服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京02民终2302号民事判决,现依法向贵院申请再审。同时,再审申请书中提出了两点再审请求,第一点为“撤销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京02民终2302号民事判决,改判驳回被申请人韩某的全部诉讼请求”。第二点“判令被申请人韩某承担本案一审、二审的全部诉讼成本”。

此次,虽然“退一赔三”案终于结束了。但双方的仍有民事诉讼在进行中,一块是特斯拉公司起诉用户韩潮索赔代步车用和修理费共计77万余元,3月13日,用户韩先生发文称和特斯拉代步车索赔的官司今日开庭,特斯拉需要支付代步车有关用费1500元/天,共计人民币50余万元,此案一审判决法院支持特斯拉部分诉求,酌情支持代步车用费150元/天。

还有2起是韩先生与特斯拉的两个名誉权纠纷案件,韩先生在此次发文中也表示:与特斯拉的两个名誉权纠纷案件正在审理中,一审法院因“依据案例尚未审结”做出暂停审理裁定,今天在收到判决后已在第一时间将《民事裁定书》送达至有关法院,也期望法院能尽快重启审理进度。
据悉,2取名字誉权纠纷案件分别为用户韩潮起诉特斯拉公司此前发表有关“用户韩潮参与、策划上海汽车展会维权事件”等不实声明,侵犯其名誉权。还有一块为特斯拉汽车公司起诉韩先生从2020年初开始通过新浪微博个人账号长期发表诋毁、贬低特斯拉的有关言论,其行为已经紧急侵害了特斯拉企业的名誉权。
天天推荐有价值的汽车新闻
汽车人的平台